日期:2024-08-19 17:11:50来源:说说网人气:我来评论
都说李白浪漫飘逸、豪迈不羁,他的诗也该是洒脱飘逸、朗月清风,但是你知道吗?李白也曾写过这样一首描写相思之苦的诗作。 金庸先生还把这首诗用在了《神雕侠侣》的结尾部分。 小龙女与杨过分别16年后在谷底重逢,两人携手与众人告别,准备归隐江湖。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金庸先生在这里引用了李白的这句: 秋风清,秋风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用这首诗,将郭襄心中对杨过的不舍及无奈,求之不得,不复能见的百转愁肠,表达的入木三分,让人无比动容。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此生与杨过的缘分尽了,从此她与杨过只能相望于江湖。 后来才知道,这是李白的著名诗作《三五七言》,亦或称为《秋风词》,以此诗结尾,太符合小说中的情节和意境了。 《三五七言/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秋风清。秋月明。”秋风悠悠拂来,清冷而澄澈,秋月朗朗高悬,明亮而皎洁。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落叶纷纷,时而相聚成簇,时而飘散纷飞,恰似那纷乱的心绪;寒鸦刚刚栖息,却又惊飞,犹如这动荡的情思。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思念着心中的那个人,不知何时才能相见重逢?就在这秋夜,在这清冷的秋风中,思绪翻涌,愁肠百结,情难自抑! 李白写诗,一贯随心所欲,大多不受格律所限,他在诗中不拘一格,这首《三五七言》,对仗独特,是李白创立的一种独特的古体诗格式——三五七言诗。 这种诗体,句子长短不一,韵律宽松,节奏时快时慢,复杂多变,适合吟诵,也是宋词形成的雏形。 李白的这个开创,胜过内容,所以直接使用了“三五七言”当标题。“秋风词”是后来添加,大概是感觉“三五七言”太不像标题了吧。 金庸先生引用的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说他引用的并不是全诗,只是诗的上半部分,全诗应该为6句,逐层推进、层层深入,每一句都是经典名句,全诗如下: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增加的后三联,更是说尽了相思,相思入骨,夜也难渡,情也难熬。 走进这相思的大门,才深知相思的苦痛滋味。 长久的相思啊,让人在岁月中不停地追忆往昔的温馨;短暂的相思啊,也有着无尽的忧思绵延不绝。 早知道相思之情如此深深地牵绊着心灵,让人饱受折磨,倒不如当初未曾相遇相识。 《三五七言》究竟是不是李白的作品? 网上搜索这首诗,会有两个版本,后面的三联让人争议。众说纷纭,后三联已成为现代人相思的名句,从意思上来说确实逐层递进。 但我本人感觉还是和前三联的清寒意境有所不同,且作品原名为《三五七言》,后面的“五、七、七”句,不但打乱了原有固定格式,而且从意境上来说是多此一举。 相思二字密集出现,也不像李白手笔,从记录文献上来看,搜索出来的古集也多是是只有前半段,没有后半段。 这个后半段,是什么时候加上去的,是不是李白所作,时至今日,我查阅不到,无法考查。其实是不是李白真实作品,意义也不大。 千百年后,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仍然还在吟诵着这诗句,仍然还在感受着那绵长的相思之情,直到今日,依然动人心弦,回味无穷。 标签:“ 相思 相见 知 何日 此时 此夜 难为情 ” |
上一篇:末伏|夏末浅入秋,凉风悄拂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