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21 12:48:06人气:下载文档docx
计划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细节,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顺利实施。下面这些计划书范文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计划书。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技术制作,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技术制作是指根据设计方案,按照一定程序和技术要求,利用一定的工具、设备对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具有所期望实用功能的有形物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设计方案转化成模型或原型的过程。 技术制作的特点,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技术制作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选择性、安全性。实践性是指在技术制作的过程中,制作者要经历读图、理解、选择工具、实施下料、加工、组合、调试等系列实践活动。综合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制作者需要以技术知识、技术能力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学、力学、化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才能完成模型和原型的制作。 创新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由设计方案到模型或原型制作的过程,需要设计者制作优化流程,选择和改进制作工艺,选择、优化、改进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选择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制作者选择加工工艺、材料、制作流程,制作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安全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设备、材料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性是制作者、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技术制作常用的教学策略“先教后做”教学策略是指技术制作中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工具的使用和加工制作(如燕尾榫的制作)等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策略主要采用教师边操作演示边讲解的方式,或者采用视频播放的教学手段,目的是使学生看清楚工具使用和加工制作的全过程,掌握技术操作的技术要点和关键点,通过反复练习学会技术制作中的技术操作。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技术制作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其中包括看图备料_+选择工具下料_构件加工制作_+构件组装与调试_+表面涂饰。所以,通用技术课堂的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是指学生以完成自己的设计制作为任务,自主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制作任务。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2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设计分析”。本课时是在上课时进行了“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构思”,并形成多个方案,为后面“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作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把在设计分析阶段产生的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设计想法变为能看得到的、比较完整的具体方案呢?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方案构思的方法很多,教材上主要介绍了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和奇特性构思法。介绍构思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方案构思。为了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方案的构思,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和处理,设置了四个台阶式构思方法“画”——“仿”——“移”——“破”,并对每一个构思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递进式的构思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方案构思的几种常用方法; 2、能灵活地运用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 3、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中台灯和相框的方案构思实践活动,感设计的快乐,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及正确的版权意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对“方案构思”的畏难情绪,合理安排好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方案的构思,体会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在方案的构思中综合运用。 教学实施策略。 4、通过大量的设计案例,对学生进行信息刺激,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贯彻以下理念:方案构思并不难;相信自己的创造潜能;交流和合作是设计中的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敢说善听。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上课时内容:设计分析过程“三要素”是什么? 2、从设计作品欣赏(可自由选择)导入新课。 4、学习并实践方案构思“四法” “画”——画草图。 “仿”——模仿。 “移”——迁移。 “破”——奇思妙想。 通过一些实例(图片或视频)给学生从感官上对方案构思的四种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导其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5、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构思方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画、仿、移、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明白两点:(1)方案构思并不难;(2)你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方案的构思方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学习的只些其中一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作进一步的了解。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其最终目的就是方案的构思实践服务。所以,最重要的同学们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多实践多创造! 6、布置作业: 构思一份设计方案:题目为拐杖或可以另选题目可从其功能、结构、便携等出发,如: 支撑脚的设计、 报警功能、 照明、报时……。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工作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以学生为本,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强化常规工作,努力把我们组建设成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紧密团结,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优秀备课组。 1.教师方面: 教研组长:章晓东备课组组长:邹文才。 备课组人员:邹文才郑晓琼任瑶瑶吴永端王振杰。 2.学生方面: 本学期任务重,时间紧。高三的通用技术高考在9月24号时间紧迫,高二16个班级就三位老师任课,总体任务较重。 1.高三及时制定二轮专题复习计划,并争取在第二次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高二年级确保合格率不低于98%。 1.本学期备课组将切实搞好各种复习迎考工作,高三及时制定二轮专题复习计划。 2.高二年级认真研究会考考试大纲,加强培优补差。 成员:全体成员。 时间:每周周一及周四下午第三四两节。 地点:高三办公室。 授课总数24辅导总数24考试总数4。 时间教学专题教学内容课时辅导备注。 第1周探讨新计划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12。 第2周。 考前模拟训练1针对高考中重点内容,探讨复习措施12。 第3周。 考前模拟训练2最后对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解决12。 第6周放假。 第7周技术试验的探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11。 第8周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 交流经验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期中考试总结期中考试总结。 第12周课外活动的安排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3周技术语言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4周教学方法的讨论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5周模型制作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12。 第16周。 交流经验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7周期中复习计划对高二期末复习计划制定和高三高考第二次考试冲刺复习计划。 第18周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测试11。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2”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设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本模块由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主题组成,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 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设计方案并初步实施; 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2-4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的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6、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倡导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活动档案袋评价两种方式。 本学年二学期,每学期每周1课时。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使用的是江苏科技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皆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 1、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4-6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出发,收集与技术有关的各种图片、文字资料,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上技术课,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1”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5、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多跟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物理、历史、化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指导意见,本(技术与设计1必修)应该安排36学时,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我校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必修)模块课时分配计划: 章节建议课时分配(共计20学时)。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4:第一节两课时,第二节、第三节各一课时;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3: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各一课时;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3:第一节一课时,第二节两课时。 因课时少,时间紧大部分课都要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所以要求学校提供多媒体教室。 因为学校有安排两课时,所以有时间可以上一章必修二的内容。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 在今年春季新学期第一节通用技术课上,泰安二中的学科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了上个学期历时近两个月的传统灯笼制作过程。从分组讨论、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草图到真正实际制作灯笼,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多,尤其是当春节前看到自己参与制作的灯笼挂满校园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技术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以往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经常出现‘纯理论教学’的现象,设计学习、操作学习等学科特征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整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泰安二中团委书记、通用技术教师王慧表示,为了深入挖掘通用技术课程的意义,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自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尝试着将传统灯笼的制作技艺融入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过程,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学生中间逐渐渗透“学习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尤为重要”的理念。 谈及为何会选择将传统的灯笼制作技艺“搬”到课堂上,王慧介绍,民间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技术性、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等特点于一体;同时,传承与弘扬民间工艺是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提倡技术的人文性与技术性并存。将民间工艺融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并营造良好的技术学习氛围,更好地提高学生及教师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四章节的创意表达第五章节的造型设计、选择材料等等都与跟整个灯笼的设计、制作息息相关。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还可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王慧说基于“将传统的灯笼制作技艺与通用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通用技术是国家必修课程,根据相关要求,学生只有通过“合格考”、提交自己的课程设计作品后,才能顺利结业。“作为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大任,不仅要有必备的科学知识,更要具备会设计、能动手、善于创造等必备的技术核心素养。”王慧介绍道。 “泰安二中将灯笼制作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优秀典型。学生制作的灯笼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作品,更是实用的产品。”泰安市教科院综合教育教研室主任、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员张尊国表示,灯笼制作的过程实现了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的有机融合、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这种立足课程特点的项目化学习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育人价值。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人机关系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 (1)人机关系的含义。 (2)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 (3)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但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而容易被学生忽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1、知识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人机关系的重要性,并尝试对使用物品时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机关系,从中体会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进而树立起正确设计观念。 1.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动建构人机关系的概念。 2.经历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3.通过学生的小活动,让学生体验服装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初步了解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应用图片设计教学情境以及案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归纳出人机关系应该实现的目标。 收集体现人机关系的图片。 【通用技术教案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简单结构的设计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也是技术设计的基础。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明晰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以简易相片架结构的多方案设计为案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结构的基本知识进行多方案的结构设计,加强学生对结构设计方法的体验。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讲授;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及设计;第三课时:制作及评价。)。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在介绍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后通过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一个认识结构设计的反复过程。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简易相片架设计和制作,让学生亲历结构设计的过程,把握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通用技术教案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结构无处不在,但结构设计往往涉及较复杂的数学、科学的知识和原理,而学生初次接触结构设计,再加上知识有限,只能进行较简单的结构设计。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对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结构的稳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节课简单相片架的设计制作奠定了基础。 3.非认知因素分析:学生对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结构的稳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简易相片架的设计充满了兴趣和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会设计出较满意的作品。 第一课时。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能够在自己的设计中得到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居家装饰的设计、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汽车外形设计、儿童自行车设计的分析和探究,和通过对广告牌抗风问题的探讨,学习和巩固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结构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学习习惯,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通用技术教案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结构设计分析。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完成。通过幻灯片呈现诸多的图片、案例、实物,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思路】。 1.导课。通过鲜丽的图片吸引学生,引出课题。 2.提问:如果没有结构设计我们的周围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学生热烈的讨论、思考,深刻认识到学习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身边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抓住主要因素进行设计。过渡到: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4.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回答过渡到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这样的安排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集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4周学术研究讨论。 第6周放假。 第7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5周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6周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期末考查。 第20周进行教学评价。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2、设计人员:张**等。 3、学生班级:27(1班)。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简,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用双面胶将筷子--根--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该作品是一个笔筒,使用性很高,针对学生的需求,笔简简身较大,并且作品在传统笔简的基础上,加入了隔间这样的创意,让文具各得其所。另外,作品的制作材料是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和白纸,选材上性价比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设计到对木材的锯削、黏贴等的加工。在对作品的美化上也是别具一格,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融入作品中,让作品使用者拥有一个好心情。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简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简高20cm,宽8cm,长8cm。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中通用技术作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及新课标的要求,对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有效作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1.研究现状。 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关注和重视的内容。通过作业,教师可以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听课效率,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还可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达到培优扶差的效果。通用技术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像其他高考科目,多搞题海战术就可以完成,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但由于会考的压力,很多老师把教育学生的重点转向应试技巧,采取一刀切,作业内容单一,作品要求单一,考核方式单一,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获取信息。 2.作业设计原则与策略。 2.1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布卢姆指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规定的学习目标。当然,我们应明白目标如果低了,学生就会不感兴趣,如果目标高了,实现的可能性就小了,因此作业设计要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发展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把作业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要求,掌握基本的技能;提高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成果。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全体发展的目标。对基础生,我们只要他们会根据指定的设计要求,按老师或书上演示的会模仿操作就行,如相框的制作,按部就班只要做出来就行;而对那些好生,我们则要求他们能有所发挥,设计一些不一样的样式,并把它们做出来;对那些动手能力强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则不限制他们,每一次都让他们大胆地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主要是看看他们能不能搞一些创新产品,再对他们进行指导。 2.2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因此,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技术与设计2”第一节课后作业中,布置学生回去做鸡蛋承重试验,并让他们用手机拍下来,传到网上,在第二天上课时,我再把前一天的作业内容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他们认真完成的人会觉得很有成就感,没有认真完成的人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同时达到了相互借鉴的效果。而在第二节稳固结构构的探析时,我则是事先让他们各自回去做一个不倒翁,再带到课堂上展示,并讲解制作经验,从而得出重心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2.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日本学者左藤正夫在《教学原理》中说过:唯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展开活动,积极地钻研教学内容时,即唯有学生在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学生才能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学完简单结构的设计这一结后,布置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调查发现,发现与明确问题,从而给自己一个作业,再把作业内容进行设计分析,构思绘图,并进行简单的制作。这样的作业内容学生都很喜欢,既可以自己独立设计、完成,又可以生生之间交换设计,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设计,共同完成。学生通过作业设计,不但获得了自主学习的体验,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2.4关注学生的发展,设计有系统性的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老师首先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及能力培养要求,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作业的设计不能太频繁,也不可太单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这一节我们讲壳体结构受力特点,可以先看一些相关视频,再布置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交一份关于视频中壳体结构特点的解说,通过讲评,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可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做这壳体结构试验,这样他们就能有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成效与思考。 作业过程是学生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生成和体现过程。经过一个学年的尝试与实践,学生对技术作业不再觉得讨厌,反而很乐意地去做,而且经常会变着花样去完成,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主要表现在: 3.1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了学习策略。 学生学会了学习,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有效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然形成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渠道查找资源的能力,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2手脑并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技能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个性差异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因此,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个人都有发挥的空间。例如有些人文化分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强,这样的学生便可在作品设计中展拳脚,增强自信心。 3.3培养了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技术与社会密不可分,通过调查、访问、实践,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实践,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用积极的态度分析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技术保护人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兰红.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中学物理,2014(12). [2]陈燕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3(14). [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 2、设计人员:。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 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高中技术设计方案从20**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xx年5月。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 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目标:1.比较灯笼的不同特征,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习5以内的加法。 2.通过挂灯笼活动,知道灯笼是我们中国人喜庆时特有的饰物。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各种灯笼,加法卡片若干。 一、说说灯笼。 出示灯笼,讨论:什么时候你看到灯笼?为什么大家喜欢挂灯笼? 小结:在中国的许多喜庆的节日里,例如马上就要来到的国庆节。大家都喜欢挂灯笼,因为灯笼象征着红红火火,看上去特别的热闹。 二、比比灯笼。 出示不同的灯笼: 提问:这些灯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花纹等)。 小结:在我们中国,人们制作了各种形态各异的灯笼在节日里装扮着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丽。 三、挂挂灯笼。 小结:2了红灯笼加上3个黄灯笼,一共是5个灯笼。可以用算式2+3=5表示。 讨论:2+3=5,1+4=5。这根绳子上挂了几个灯笼?为什么挂5个? 小结:原来同样5盏灯笼可以用不同的算式题表示。 按照画面上的式题,在绳子上挂灯笼,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看!城墙上的灯笼要挂起来,请你们一起来帮忙。 师巡回指导: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加法题目找到相应答案的灯笼,将它挂起来。 四、交流分析。 1)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2)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想一想,一道算式题中,将5个灯笼怎么样排列才会好看。例如:aabaa或ababa等,并将它们布置成不同的样式。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6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16.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16.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16.8月-2016.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5.2016.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16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1、学习用折、揉、撕和贴等方法装饰盒子外观,制作物品收纳盒。 2、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品制作玩具,节约制作材料。 1、花朵收纳盒的范样若干。 2、牛奶空纸盒、皱纹纸、色纸、白胶和剪刀等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 一、出示花朵收纳盒的范样,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你也想做一个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花朵收纳盒的方法。 1、出示幼儿用书,教师示范牛奶盒口的折法。 2、教师:看看这个花朵收纳盒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材料? 3、教师:怎样让高高的盒子嘴巴折进盒子里呢?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幼儿探索装饰盒子的方法。 三、鼓励幼儿有创意地制作花朵收纳盒。 四、展示幼儿的花朵收纳盒,引导同伴间相互欣赏。 1、教师:你的盒子上装饰了什么样的花朵? 2、教师:这朵花是怎么做的? 3、教师:你准备用这个花朵收纳盒装什么呢? 。 年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3、学生班级:27(1班)。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简,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用双面胶将筷子--根--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该作品是一个笔筒,使用性很高,针对学生的需求,笔简简身较大,并且作品在传统笔简的基础上,加入了隔间这样的创意,让文具各得其所。另外,作品的制作材料是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和白纸,选材上性价比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设计到对木材的锯削、黏贴等的加工。在对作品的美化上也是别具一格,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融入作品中,让作品使用者拥有一个好心情。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简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简高20cm,宽8cm,长8cm。 技术笔筒设计方案制作材料:一把剪刀、一双穿过的旧毛袜、饮料瓶、针线、丝绵。 步骤一:先把饮料瓶剪开,再把袜子口朝下套进去,脚跟的地方最好在前,显得好看。 步骤二:为了使更加立体一些将一些丝绵塞到脚跟的地方,使看起来鼓鼓的,形成脸蛋,因为瓶子轻放在桌子上容易倒,接着为了使更稳定,可以在底部装些大米或小麦增加重量。 步骤三:接着用针在小娃娃眼睛的部位安上眼睛,(也可以用扣子代替)。 步骤四:接着用线给可爱的小人缝上嘴巴,一个笔筒就诞生了!而且是自制的哦!低碳又环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去观察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再说,自己亲手制作的笔筒,岂不是更有意义,说不定用起来的心态都不一样了呢! 通用合格考手工作品。 木质笔筒设计方案。 技术作品设计方案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 3、学生班级: 4、设计时间:20xx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该作品是一个笔筒,使用性很高,针对学生的需求,笔筒筒身较大,并且作品在传统笔筒的'基础上,加入了隔间这样的创意,让文具各得其所。另外,作品的制作材料是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和白纸,选材上性价比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设计到对木材的锯削、黏贴等的加工。在对作品的美化上也是别具一格,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融入作品中,让作品使用者拥有一个好心情。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标签: |
上一篇:开学季的活动文案(优秀18篇)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