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经典说说美文,带给您最深的感动。

标签聚合| 最新说说| 网站地图

搜索
分类
当前分类:

思想汇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文教案(模板22篇)

日期:2024-12-13 12:55:02人气:下载文档docx

导读: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对于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这里有一些精心挑选的优秀教案模板范文,适用于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基础,对于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这里有一些精挑选的优秀教案模板范文,适用于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

2、有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导入。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同学们,曾经跟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

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

4、指导写“孟”和“陵”字。

二、理解课题。

1、谁能把课题读一遍?(请2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题目里,让我们一起来读2次。

2、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

教材简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诗句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读通古诗。

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一导课:。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名人是谁?你想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名人是谁吗?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谁是老师的知音。(指名学生汇报李白的资料。)。

师:诗仙李白、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朝诗人多如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一颗。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谁能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请伸出你的小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指导:“孟”字第一笔是“ 横撇”。等。

指名读课题。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间。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在名楼——、送名人——、到名地——。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一样的师才出众,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再读一遍题目吗?对,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学好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

三、读诗句,晓诗意。

1、指名。

2、相机指导读出节奏感:二二三、四三。

3、借助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懂的地方圈出来向同桌请教,把你懂的说给同桌听。

4、班内汇报,质疑问难。

到此我们完成了学古诗的第二步,会读诗,并且了解了诗的意思,我们可以总结为:“读诗句,晓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境。

师:“烟下扬州”中诗人为什么不写“三月下扬州”?生可能回答:是由于押韵的需要。师再次引导:江南的三月怎样?生回答,师总结:江南的三月正是“青杏小,桑叶肥,繁花似锦,杨柳如烟,微送红,沙鸥翔白帆”的美好时节。在这时,正是诗人们结伴同游的好时候,而正是在这时,诗人却不得不与自己的好朋友送别,假如你是诗人你此时此刻心情会怎样?你会怎样读前两句?生读。

在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长江上可能会只有一条船吗?诗人为何写孤帆?生体会。师总结:“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可见他俩的感情有多深。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赠孟浩然》的诗。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女同学起立送送孟浩然。

2、男同学起立送送孟浩然。

3、请全班同学起立送送孟浩然。

师总结:到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学诗的第三步:“入诗境,悟诗境。”

六、拓展: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送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

教后反思:

教后感觉是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气氛较轻松、活跃,学生读得较多注重多种形式的读。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从开始的读懂诗题到读通句子,基础性朗读再到读懂意思,理解性朗读,到最后的欣赏性朗读,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谆谆切切、语重心长的教导年轻人要学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近六十首古诗。古诗在教材中比例的增加,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古诗的重视以及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课堂中古诗教学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基本上是按一个子教学的:老师讲,学生记,最后背诵。其实未必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就慢慢的失去了兴趣。这在当前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已经远远的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了,也已经到了该痛下决心的关键时刻,成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亟待探索、研究、解决的一个严肃的重要课题。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金秋时节晴方好,雾锁津小雨亦奇。10月15日,长阳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会在津洋口小学隆重举行。“吟咏千古华章,传承民族文明”,课前五分钟的学生古诗词诵读表演成为每节展示课的序曲。二年级小朋友稚嫩的童音传递着古诗特有的韵味;三四年级学生或吟或唱或拉,展示了古诗词特有的魅力;五年级学生你诵我和,让人思接千载。一首首诗歌彰显了古诗词的风韵,启迪着人的思想。诗词进校园在津洋口小学绽放着奇光异彩。

研讨会结束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也试着向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上了一堂古诗教学的汇报课。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日,但是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流程,现回忆记载下来以供全国教育界同仁共同来探讨:

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对联“黄金万两容易的,人间知己最难寻”

2、师:这幅对联出自于《红楼》中,请同学们读一读,理解对联的意思。

3、学生读对联并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4、师: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

二、解题。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送谁?在哪送?到哪去?(板书:李白送孟浩然)简介李白、孟浩然之间的友情(教师举例说明)。

3、课件出示:地理位置图。理解黄鹤楼、扬州的方位。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读响亮,教师随机正音,全班齐读。

教师点拨:吟诵古诗不但要响亮,通顺,还要有节奏,这样才能吟诵出古诗的韵味来。

3、听老师范读,请同学们用以前的学过的方法画出节奏。

4、课件出示诗配画的古诗指名朗读,读出节奏,教师随机画出节奏。

出示课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送别诗,一首描绘的是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一首描绘的是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意。

古诗语言凝练、准确而形神兼备。课文中的每一首诗都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浸润着诗人真挚的情感。《赠汪伦》一诗展示出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人乘船正要离开桃花潭的时候,好朋友汪伦深情地长着歌来送行,他踏地为节奏,边走边唱边挥手。这幕送别的情景出乎诗人的`意料,使诗人感动不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勾勒的是另一幅送别的画面:柳絮如烟,繁华似锦,黄鹤楼下,长江之畔,诗人目送友人的行舟,久久不愿离去。孤帆渐渐消失于天边,长江之水依然浩浩荡荡滚滚东去。

1、学会三个生字“孟、帆、唯”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赠汪伦》。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激趣导入:学生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句,喜欢的学生可以跟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二、授新:

1、出示《赠汪伦》,指读,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自己练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读、反馈。全班齐读。

4、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诗意。(学生先回忆归纳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课文注释、、结合插图、查阅背景资料等。)

5、大组汇报诗意,其他人补充纠正。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诗意;并贯穿朗读指导,结合自身体验想象人物心情。

6、练习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7、指读反馈。

8、指导、练习背诵;默写。

9、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刚才的学法,小组内自学。师巡视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10、大组汇报。

三、拓展:交流积累此类表达友谊的古诗,如《别董大》,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

1、老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你们想不想要?出示幻灯片:

山中送别。

送朱大入秦。

王维。

孟浩然。

山中相送罢,

游人五陵去,

日暮掩柴扉。

宝剑值千金。

春草年年绿,

分手脱相赠,

王孙归不归?

平生一片心。

2、学生齐读送别诗。

七、课堂总结:

人生得一知己不易,古时伯牙绝弦酬知己,李白依依不舍送浩然,这种友情值得我们去寻觅,去珍惜!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古诗教学中,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古诗教学价值的认识,明确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把他看作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一份无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像一个杰出的指挥家,能使各种乐器奏出和谐的乐曲,但如果教者是一个跛脚的指挥家,那整个乐队发出的只会是不堪入耳的噪音。因此要取得较好的古诗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本身还要“以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去关注社会人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人生质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耐得住寂寞,潜心学习,去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培养自己的“书生”气质。同时也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从总体把握,做到新教材使用新模式,新模式产生新课型,新课型带来新效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设计

1、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依依惜别。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

一、【导入】背诵古诗大比拼。

1、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师说诗题,学生背诗。

3、师说诗句,学生说诗题和作者。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它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初读诗题。

二、【新授】。

1、读懂诗题。

a、出示生词卡片“孟浩然”“广陵”,谁来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b、题目共有10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重读哪个词,读出自己的感受。

c、介绍写作背景,带着自己各自的的感受再读诗题。(教师板书:读懂诗题)。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款待了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2、读明诗句。

a、读通诗句。

出示朗读的阶梯等次表,请学生自己对照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认为自己读到第三阶梯的水平了,就可停下。

指名朗读,请学生相互评价。

好,现在换过来,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接读后三个字,听明白了吗?——读。

b、理解诗意。

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能读懂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读懂古诗。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结合书上的注释,把自己读懂的句子说给其他同学听;不懂的句子互相讨论。

c、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教师板书:读明诗意)。

3、品悟诗情。

a、出示课文插图,请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相机用ppt出示课件:(说话练习)。

b、引读:

那离别的惆怅啊,全都凝结在那了李白那目驻神驰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无尽的不舍啊,全都凝聚在了那渐行渐远的孤帆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深厚的情谊,那样真挚的情感啊,全都托付给了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板书:品悟诗情)。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师板书:品悟诗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是的,孩子们,一样是送别,却因送别的时间、送别的人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怀。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懂诗题——读明诗句——品悟诗情”这样的方法读懂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们也可以尝试着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品读王勃的、高适的或者是其他诗人的离情别愁。

四、布置作业。

2、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读诗题——读诗句——悟诗情”,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投影。

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

2、解释题意。

3、唐朝的诗歌浩如烟海,著名的诗人多似繁星。孟浩然和李白就是其中杰出的两位。

你能不能背你所学过的一些李白和孟浩然诗句给大家听听。生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回顾以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李白和孟浩然的敬佩之情,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下文的学习。)。

师简单介绍“文包诗”这种体裁:本课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意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

(文包诗是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常见的一种体裁,在这里结合课文对此作一介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画出本课生字词,并熟读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

脍炙人口饯行伫立凝视暂时孤帆唯见。

(3)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投影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词语。

(2)理解词语。

通过刚才自学,你弄懂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提出来交流一下。(不懂的联系上下文理解)。

(3)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一些句子的朗读。

如:1、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送行。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的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

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如还有一些句子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随机指导。

(不适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朗读了课文。生字,我们不仅要会读,也要做到正确书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写这些生字。

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课后习题)。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思考:在写每个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每一个生字生先说,教师进行总结,范写。

如:孟:上下结构,“子”、“皿”形扁,并且“子”、“皿”中的二横一样长。

饯:左窄右宽,左边“饣”的横钩不宜长,竖钩的竖稍长,右边的二横稍短并略向上翘,撇画要放开,落笔在竖提的交界处。

酒: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五笔是竖弯不是竖,第六笔不连左右,最后一横既连左又连右。

饮:左部与“饯”的左部一样,右部第三笔撇要对准上面两笔相连处起笔,竖撇,撇到竖提交界处。

暂:上下结构,“车”和“斤”要紧凑,“车”的末笔是提。下面的“日”稍扁。

帆:左部窄瘦,中间一竖直,右部的“凡”的撇为竖撇。

脍:左窄右宽,左边的二横连左不连右,右边的“人”的撇、捺要放开。

炙:撇和横撇稍平,下面“火”的点略低,撇略高。

孤:左窄右宽,左边的末笔是提不是横,右边的第一个撇是平撇,第二个是竖撇,竖提的竖要稍长,捺要竖一点,成一弧度捺下来。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

(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后也有这样的练习,所以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当然学生不可能观察得那么仔细,教师可和学生共同去完成。

这些生字的出现可用多媒体出示,这样就更形象、生动了。)。

(课外)。

体会人物感情,练读课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设计

化零为整悟教法。

生:孟浩然。

师:“黄鹤楼”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地点。

师:那“烟花三月”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时间。

师:“烟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生:繁花似锦。

师:那就让咱们再读一遍古诗,将古诗中的时间和地点有节奏地读出来吧!

当孩子们在齐读古诗的时候,我仔细听着,孩子们读得不错,我所强调的部分都用重音来突出了。但当我把目光投向教导主任李老师的时候,却发现了她不太满意的眼神。作为这次参赛的主要指导者,她的目光是我最为关注的。“莫非有问题?”一丝不安掠过我的心头。

收获。”

李主任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原来如此。从那天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有不明白之处就尽可能地多问、多学,向有经验的老师询问自己的不足,向教学优秀的老师学习教古诗的方法。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对于古诗教学来说,“整体感悟”是关键。

咀词细读入真境。

从梦中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口中仍念着这个“孤”字。突然之间,灵感的`喷泉冲破了缠绕我许久的迷思。“为何不将这个‘孤’字作为解读这首古诗的一个切入点呢?”带着兴奋,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合作小组的老师们。老师们充分地肯定了我的想法,并且告诉我,古诗的学习本来就需要从重点的词句入手进行反复品味,这样才能走入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境。原来是这样啊!我一边嘲笑自己因为缺少古诗教学经验而自以为的“重大发现”,一边又开始反复品味起这个“孤”字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电教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欣赏乐曲《送别》,说说自己听懂了什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成为一种习俗。因此许多的送别诗被人们广为传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指名拼音较差的学生拼读生字、新词。

2、指名个别读生字,新词。

3、观察要写的生字,重点指导“陵”。

4、学生练习生字的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自己先思考古诗的大意再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课件出示课件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想象华美画面。)板书:盛景送。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流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听范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师生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高适的《别董大》。

(理解高适与董大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友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5、你有特别好的朋友吗,举一个例子,简单说说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五、总结。

在家里,我们享受着亲情的温暖。走出家门,我们又将感受到友情的快乐。愿大家都能寻找到一位能够交心的朋友,我把自己的祝福借这首《找朋友》送给在座的每位老师与同学们,愿我们与自己的朋友友谊天长地久。

六、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收集送别诗。

板书: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名楼送。

烟花三月下扬州。      盛景送。

孤帆远影碧空尽,      目光送。

唯见长江天际流。      心相送。

反思:

在教学中注重体会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在这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时光,可好友即将远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使人感到忧伤。阳春三月的美景与故人离别时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借着一喜一忧让学生说说、演演临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

教学中注重体会二:“带着朋友的句句叮咛,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远望……他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在古诗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感的提升,但在揭题时,却忽视了对诗题的理解,使部分学生误认为黄鹤楼为一人名,同样的,对于“之”字的理解也过分依赖于书本上的注释,对于此类难理解的字词,教师没有单独提出,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掌握。

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注重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把“爱的教育”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显象得意。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导入(播放《送别》乐曲)。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这是李叔同的《送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2、随着乐曲,你能想起自己读过或学过的哪句诗、哪首诗来。

3、师:同学们随着乐曲想起的诗都与一个词有关,那就是送别。为什么古代那么多送别诗呢?有知道的么?(环视,等待)好,老师告诉你:古代呀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朋友一旦分别就很难再见面,于是呀,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送行表达深情厚谊就成了当时一种习俗!这种诗就被称为送别诗。当时的送别诗就喝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里的传世之作,它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二、解题。

师:自己再轻声读读课题,看看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送别的内容?

生:送别的地方是黄鹤楼,要去的目的地是广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

师:你真能干!一下子找到了三处!黄鹤楼了解吗?(生介绍)。

师:滕王阁,岳阳楼是另外两个。

生:崔颢还为黄鹤楼题过一首诗呢!

师:听了这些资料介绍,谁能连起来把题目的意思说说。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见证这场送别。

三、初读古诗,节奏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2生)。

师: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谁能接着往下读?指名读。齐读。

师:还可以把“故人西辞”四个字连起来读,变成四三节奏(范读),谁来读?师生4字和3字轮读。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大声朗读这首诗,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这首诗之后的感觉。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师: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怎样读懂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师:好,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学生自学古诗。

学生汇报: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听明白了么?西辞就是辞西,辞别西方,向西边告辞。这句诗交待了(送别地点)如果老师去南方城市广州,我就要-----生:北辞。

师:谁能用一句诗来说明老师要去广州?(老(恩、吾)师北辞洮南府、)。

师:好,就这样先解词再连在一起理解整句诗。接着汇报。

师:烟花三月告诉了我们什么?(送别的时间)。

师:烟花三月”就是公历的四月份,正是江南鲜花盛开的时节,扬花柳絮再江面随风飞舞,远远望去,如烟似雾,唐代诗人杜牧以一首《江南春》、白居易以一首《忆江南》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春天秀丽的风光。(出示2个纸板,指名读)。

师:你还想起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

生:、、、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师:谁能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的烟花美景,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诗,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话。

师:如此烟花美景只有武汉有吗?(指板书)。

生:扬州也是。路上也有。

师描述:整个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路的繁花似锦,沿途的春意浓浓,在唐朝,三月的扬州是江南最繁华最迷人的城市,瘦西湖畔,杨柳依依,从宁静的楼阁向外望去,一片烟雨迷蒙,等到百花盛开之时,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到扬州一游。想到孟浩然要去的是这样一个地方,李白的心里会怎样想?那我们来读一读前两行诗。(指导学生读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读出李白的向往,羡慕。读出诗句的美丽。)。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游玩,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他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谁来理解3、4两句诗的意思?生理解略。

师: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船)师:几只?(一只)。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师:大家看插图,此时李白就站在黄鹤楼上,望着帆影远去,船开了好一会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成一点小影儿了,李白舍不得啊,不想走啊!还有哪里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生深沉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消失在了蓝天碧水的尽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他心潮澎湃,高声诵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汇报:读所写。

师:这深深的情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

生齐声颂读全诗。

师: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

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轻一些再来一遍。

师:帆去远,心相随啊!多么的情深意长啊!“故人已乘孤帆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不思量,自难忘。名楼,名城,名士,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

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到——生齐读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阳春三月,友人孟浩然与诗人挥别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乘棹东行。友人的孤帆已消失于碧水蓝天之际,诗人却仍久久伫立,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能载着他的深情,伴友人远行。全诗意境阔大,情深意挚,不愧为一首传诵千古的杰作。孟浩然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乘舟远行,望着自己的好友乘舟渐渐消失在天际,李白情不自禁地低声吟诵出这首千古佳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文背景。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既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创作背景。

李白平生酷爱旅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赠友人》三首其二)这是他笃信并始终奉行的交友之道,因而他和朋友们的友谊就显得分外真挚、浓厚、热烈。

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726年(开元十四年)春,李白“船下广陵去”(《夜下征虏亭》),并滞留了数月。这年冬天,他离开广陵,到北方的汝游玩。之后到达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这个富有动态感的诗篇,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深厚的友谊和对友谊的珍惜和重视。这首诗是李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小学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板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节课的板书简化了课文的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路,突出作者的思想,最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做到了板书的目的性、条理性、概括性,既紧扣课文内容,挑选关键词语提纲挈领,又给学生留下想象、延伸的空间

[知识拓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介绍: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_

春华春柳满小径,青苔碧草围路聚。李、孟同去黄鹤楼,可怜此分别。

——题记。

阳春三月,柳梳起了碧绿的长辫子,小草换上了绿绿的夹克衫,小燕子穿着黑亮的燕尾服,它们都欢快的要去参加春天举办的晚会呢!

可是,它们不知道,在黄鹤楼,两位有名的诗人——李白和孟浩然这一对“长江流水深千尺,不及友情皆可深”的朋友就此要离别了,他们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相逢,相遇。

“孟弟,我们在下一年重阳节还能再见面吗?还能再一起登山吗?还能在一起品酒吟诗吗?”李白问道。

“李兄,我也不知道啊!”孟浩然茫然的回答,“这幅我画的《友长青》就送你了,但愿我们的友情永不黄枯!”

“孟弟,这枝狼毫笔业送给你,但愿你用它,写下更多的名诗佳文。”

李白和孟浩然边走边说,只待船夫叫了他们三四遍,这才连忙赶去。

孟浩然上了船,两人挥泪而别。

船越划越远,李白目送孟浩然的小船直到天水相接的地方便不见踪影,不禁朗声出名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晚上,只有黄鹤楼的仙鹤将李白的情传给了孟浩然;只有长江里的滚滚江水将李白的谊流给了孟浩然;只有热血在李孟二人中激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教案

设计意图:观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对古诗的理解。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拓展知识。

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白,了解唐诗,老师再补充一首李白的诗。

课件出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简单讲解可参考另附资料《金陵酒肆留别》)。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阅读量,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四)全文总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在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浓缩了诗人对友人无限的依依之情,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李白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而不露,余味无穷。

在教学这首诗前,我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他们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充分理解诗人的情感。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文中的有关注释,自己尝试着逐步理解诗歌中的字词以及句子的意思,再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把诗歌描绘的静态画面具体化,活跃课堂,激发想象。

课后我想,古诗教学只有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才能促进他们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和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样,学习古诗也应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讨,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将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灵深处。

小学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字,会写“孟、浩、陵”等三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积累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2、3。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背诵学过的古诗。

2、通过《赠汪伦》引出新课。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生试读全诗。教师板书全诗。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重点学习“陵”字。

3、再读,体会并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4、师范读,生自读,指名读。

三、学习古诗总结学法。

1、“知诗人解诗题”

(1)学生交流对诗人李白和孟浩然的认识。

(2)齐读诗题,解释“之”,标注在诗题中。

(3)请同学说说诗题的意思。

(4)总结学法“知诗人解释题”。

2、抓字眼明诗意。

(1)学生以组为单位,找出应该抓的字眼并划下来。

(2)以组为单位,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字的意思并把它们移注到诗行中。

(3)。

读懂诗句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汇报交流(如:介绍李、孟,说诗句的意思,逐句朗读解释,结合画面阐述,表演等形式)。教师检查——投影出示练习。出示图片,绘制地图。

(4)总结学法。

3、入诗境悟诗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结合图文并茂的板书创设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投影出示练习。

(4)总结学法。

4、归纳古诗学习三步法: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入诗境悟诗情”

四、背诵并默写。

五、拓展知识诵读古诗。

课下搜集表达送别之情的诗歌整理、背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8、下:沿江顺流而下。

9、尽:消失。

10、唯见:只能见到。

11、天际:天边。

【韵译】。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翻译】。

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诗人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小学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1、师:听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酒后绝妙的诗词随口成诵,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称他为“诗仙”。

生回答:李白。

生答《赠汪伦》。

教师叫生齐背。

二、解题。

1、齐读诗题。

师:这首诗是李白三十多岁时写的。孟浩然是与他同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非常仰慕孟的才华、人品。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因此,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想想题目讲的什么意思。

2、指名讲题目意思。

板书:李白送孟浩然。

三、初读。

1、师: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请同学们听听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学生读古诗。

3、指一名学生:老师见你读得津津有味,能给大家读读吗?(学生读。)。

4、师:真不错!第一次就读得这样好!谁想再读读?(2-3名学生读。)。

师:一起来一遍。

学生齐读全诗。

5、大家读得真好!只是每行诗的意思你们明白吗?请你们对照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

6、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进行以下教学活动:

首先学习第一、二行诗。

(1)自由读这两行,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学生质疑。)。

(2)指名讲诗意。(2-3名学生讲。教师引导学生把话讲通顺。)。

(3)齐读这两行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诗意。

7、学习三、四行诗。(用学习一、二行的方法进行。)。

8、师: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1-2名学生讲大意。)。

四、深入理解,感悟诗情。

提示:第一、二行。

2、师:读得真细致。知道他们分别的时间吗?

生:烟花三月。

师:能描绘一下烟花三月的具体景象吗?

学生口头描绘。

3、师:我们来看看几幅图片:

师:这就是“烟花三月”,你们看“烟花三月”的扬州美不美呀?

生回答:美!

提名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诗人在平淡的叙事中,依依惜别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5、师:下面我们再来品品后两行诗,这两行诗明着是写景,其实更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师:“尽”的是什么?不“尽”的又是什么?

提示:“尽”的是帆船和孟浩然的身影。不“尽”的是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友情。

生:没有。

师:他在干什么?

生:他久久地不愿离去,仍注视着帆影消失的地方。

师:李白看见了什么?

生:滚滚的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4)师:这滚滚流去的仅仅是长江水吗?大家来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汇报。

(5)师:李白独立江边,久久凝望,他的目光,他的心紧紧与朋友相随。他们真是“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他们的友谊真是“情深意长”。

五、背诵古诗。

1、师:我们已体会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看着好朋友乘着帆船渐渐远去,心中感慨万千,吟出这首送别诗吧!女同学先来。

女生齐读。

2、师:这是柔情地相送。男生来读一读。

男生齐读。

3、这是豪壮地送别。

4、一起来吧!能背就背,不能就读。

5、齐背这首诗。

六、拓展延伸。

1、李白后来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

板书: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师:这首诗非常的直白,就像上面这首诗的注释。来,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两遍,把诗抄写在书旁。

2、提名学生说一说这首《江下行》的意思。教师指导并相机板书:

板书:

目光送。

李白情深意长孟浩然。

心相随。

七、作业。

1、查找有关送别的诗句。

2、小练笔。

同学们,假如你是孟浩然,你看到好友李白如此伤心,你会对他说什么?请你写下来。

八、总结。

师:李白和孟浩然之间那种真挚的友情感人至深,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这种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揭题、理解题意。

1、揭题。师: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诗词当中,历朝历代的赠别送行的诗文不可胜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之经典的古诗。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简介时代背景。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的大意。

1、自由地朗读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2、反馈,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3、利用下面的注释,交流诗的大意。

三、再读诗文,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1、你读出了哪些画面。

预设:(1)黄鹤楼楼下诉别。

(2)烟花三月一幅美景。

(3)孤帆远影。

(4)滚滚长江东逝水。

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品“孤”

(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

师: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

预设:(李白只看到孟浩然的船,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孟浩然的船。

只看着那只船,说明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3)指导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是啊!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师: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悟“尽”

(4)同学们,你们认为真的“尽”了吗“不尽”又是什么。

出示背景资料:(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李白也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俩人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在写诗上,孟浩然也算是李白的良师益友,李白从孟浩然那里获益良多。因此李白对孟浩然极为推崇。有诗为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流”情。

师: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在李白的眼里这滔滔江水就是与孟浩然传输真情的畅渠。

(5)孤帆远去,江水滔滔,李白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孤帆远去,李白伫立江边,叹道:“滚滚的长江水啊,请()”

四、课外延伸:寻找“送别诗”

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过程。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必须寻求言意融合,找准言意融合的切入点,也就是最易形成课程的生长点,在本诗中,我觉得“孤、尽、流”这三个字恰恰就是“亮点”。首先“孤帆”初读并没感觉出什么情味,而细细品味之后才发现作为古时交通要道的长江怎么可能是“孤帆”呢这实在是有悖常理。究其原因,这与李白当时的心境有关。因此我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品评,从中悟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情感,实现了语言和意韵的融合。这样的教学,我想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具有浓厚的语文韵味。与之相对的是“尽”字,通过质疑,对比,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课外背景资料的补充,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更好地“悟”得语言内在的真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动态发展的言意融合过程,如果说“孤帆、尽”这两个词让我们感悟到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情的话,那么这个“情”又如何释放、延续下去呢古人喜好托物抒情,寓“意”于“象”。如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柳絮代表愁绪、飘零,落花表现生命的短暂等等。

标签:

标签聚合| 最新说说|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