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6-21 11:55:51来源:说说网人气:我来评论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这一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自尽,于是人们就把端午节也看做是纪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节,这5个习俗也要牢记,赶走霉运,全家幸福安康!一、吃粽子 传说屈原投江死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吃粽子求好彩头。粽,同中,“中子”,即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求得贵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学业考运。 二、悬挂艾叶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说法,农历五月阳气正盛,“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高温的天气加上多雨的气候,虫蛇开始肆虐,尤其是蛇、蝎子、蜈蚣、蟾蜍和壁虎这“五毒”异常活跃,加上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人们被毒虫叮咬后很容易致命,人们便想方设法的来躲避“五毒”。 而此时,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艾,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所以在端午节人们都在门前和房檐插艾叶防瘟避灾,悬挂在门上和床头,具有避邪作用。 三、佩戴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一般来说香囊里面有朱砂、艾叶,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这几种东西合体后,能散发出清新的香味,既能聚香凝神、驱蚊驱虫,又有避邪驱瘟、襟头点缀作用。 四、系五彩绳 老祖宗认为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而五彩绳是用红色,黄色,黑色,白色,青色,五种颜色编制而成,也代表着五行。老祖宗迷信的认为,一旦小儿系上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然后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后,再把“五彩绳”给剪下来,放在河水中,让雨冲走,这样灾病也跟着冲走了。 当然这自然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只是老人取个避灾除病的寓意在里面。 五、赛龙舟 这项活动在我国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了,第一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第二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希望带来好收成。 端午也有一些忌讳需要知道一、一般情况下不说“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传统节日热闹喜庆的氛围不同,端午节是比较肃穆的,风俗活动的主旨是为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最好用“端午安康”或者“端午平安”等来代替。因为端午的历史渊源都是与纪念先贤有关,像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纪念屈原投江、伍子胥自刎等,都是比较沉重的,故而端午节不宜说“快乐”。 二、端午节忌举行喜庆活动 端午节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因此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说祝福的,当然也不适合举行和参加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 三、端午节,忌下河游泳。 老祖宗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活动,而屈原在一天就是投江自尽的,所以老祖宗认为,如果这时候下河游泳,是不吉利的。 端午诗词《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 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 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临近端午佳节,即将开展浴兰活动,以五彩丝系臂、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写出了端午节的避邪求福的风俗。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这首词,更能清晰地看到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虎符缠臂、门前艾草、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似乎古人过端午比我们现在还要热闹。 标签:屈原 活动 投江 老祖宗 艾叶 |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