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经典说说美文,带给您最深的感动。

标签聚合| 最新说说| 网站地图

搜索
分类
当前分类:

句子

描写写作时笔尖的优美句子的简单介绍

日期:2022-11-26 21:25:06来源:人气:我来评论

导读:三行物语|发现·微诗典第三十期:青叶。一片在诗雨中720度翻滚的叶子。《冷雨夜》滴答 湿了一整夜嘀嗒 响了一整夜抵达 花了一整夜【初心浅读】巧,把三个不同意思的同音词排比入诗,诗意也在层层推进,从雨的滴答落下写到落下的嘀嗒声响,营造了一个冷情绪的氛围,雨嘀嗒下着,心是湿的,心是冷的,雨嘀嗒响着,伴着诗人无眠的寂寞,此刻......

三行物语|发现·微诗典第三十期:青叶。一片在诗中720度翻滚叶子。

《冷雨夜》

滴答 湿了一整夜

嘀嗒 响了一整夜

抵达 了一整夜

【初浅读】

巧,把三个不同意思的同音词排比入诗,诗意也在层层推进,从雨的滴答落下写到落下的嘀嗒声响,营造了一个冷绪的氛围,雨嘀嗒下着,心是湿的,心是冷的,雨嘀嗒响着,伴着诗人无眠的寂寞,此刻诗人的心在挣扎着矛盾着,前半部分是冷的,切题“冷雨夜”,尾句“抵达/花了一整夜”,一个大的转折上扬了诗意,诗人花了一整夜做出了一个选择,伴着心里温度的升高,走出了低落,抵达了一种心境。

【江小舟简评】

《冷雨夜》(又冷又雨又夜——真是怀才不遇的叶子)滴答 湿了一整夜——好象一问一答。“湿了”(感觉心境)嘀嗒 响了一整夜——仿佛闹钟一样。“响了”(暗示失眠)抵达 花了一整夜 ——雨夜失眠的过程。“花了”(名词动用——花落“夜来雨声/花落知多少”青叶兄弟怜香惜玉……借喻某位少女或者卖花姑娘)此诗三个意象有声有色的递进了诗人情感的高潮……

【唐朝兄弟试评】

青叶这首《冷雨夜》,是花了心思的:首先“滴答”、“嘀嗒”、“抵达”三者谐音妙用;其次“湿”、“响”、“花”三平声分别对应,产生了韵律美;再是“一整夜”的反复,强化心。也许有些读者会想,用“一夜”不是更简洁么?而诗人多个“整”则包含了一夜里的每个细节。另外“湿”是视觉(亦是触觉),“响”是听觉(亦是感觉),“花”是感觉(亦是触觉)。

接着品读段落:

第一节“滴答 湿了一整夜”,对应主题“雨”和“冷”,“雨”不必多说,“冷”虽没表明季节,不管哪个季节,湿的夜和晴的夜,孰冷孰暖,高下立判;然“冷”字语义双关,心亦冷也。所以,第一节,表明了背景;

第二节“嘀嗒 响了一整夜”也很有意思,既可以表达雨,也表达了时间。这节既是独立句又是转折语。时钟响了一夜,表面上表达了失眠,实则是诗人不停的看时间;

第三节“抵达 花了一整夜”是整首诗的灵魂。一二节的铺陈,都是为第三节所服务。“抵达”从声觉提升到视觉。如果说“滴答”和“嘀嗒”是虚与实的交替,那么“抵达”则是单一的现实。单一是固语,是将虚与实左与右的两难之境的合二为一,是石头终于落地。“抵达”的是谁?不难看出,此诗的中心点是一次约会。抵达的当然是牵挂之人,也是心语的抵达。因此“花”字的运用,除了表明正在赶亲人外,还隐藏了诗人的情怀。

短短的路程,因为雨的突然而来,不仅阻碍了赶路的进程,也将诗人的心情演绎推到极致。

整诗21字,12个重复,3个谐音词,以‘外——内外——内’三环境的转折切换,完成小诗的启承转合,完成完整的故事脉络。此诗实乃情景交融的力作

《三更穿过的小巷》

屋檐 雨

落 蛙鸣涨起 淹没了夜的耳朵

【半半读后】

晓帆说,青叶这一首《三更穿过梦的小巷》有一壶秋体的味道。

有点像。

或许青叶是受了一壶秋体的影响,但在表现上是有刻意避开的倾向。全诗没有标点符号,此其一;其第一行也多用了两个字,不像是一壶秋体那样一、二行只用一个字。不管如何,个人也满喜欢青葉这一首以雨夜作为背景的三行诗。夜猫族诗人在深夜写作,肯定特别受缪思女神照顾。

自古以来,诗人多喜欢用檐雨入诗,喜欢借着檐雨雨中或雨后的氛围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或心意。不管是唐诗,像是修睦的《怀虚中上人》:“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或是宋词,如蔡伸的《点绛唇》:“背壁灯残,卧听檐雨难成寐”,不管为的是怀人或是思念,或是其它为烦思为忧国忧民,都各有其精彩处。

青叶午夜听雨写成的这一首三行诗,写得含蓄。若问青叶三更不睡,听雨为何事?却只是轻轻答道:“蛙鸣涨起 淹没了夜的耳朵”,不透露一点风声。

真的只是为了听听雨后夜蛙此起彼落的鸣叫声吗?或许不是,从诗人夸大的修辞里,似乎也可以细细感受到今年入夏后的燠热缺雨,直到上周,三催四请姗姗来迟的梅雨带给诗人的喜悦。

那入夜后的清凉,以及雨后蛙鸣所堆筑起来宁静的氛围,这种机会并不是天都可以遇到的,只要是夜猫族,在这种时刻都会竖起耳朵,或者干脆起身泡茶,坐在窗前,好好享受这夏日限定的特别礼物。当然,作为一个诗人如青葉,自然不会放过迎接缪思好好施展久旱不雨后的灵感了。

清末民初的诗人陈宝琛的近体诗有这么一句:“檐雨又作催诗声”,或许,青叶的一首三行诗,真的就这样被檐雨给催了出来。

再看青叶这句:“落 蛙鸣涨起 淹没了夜的耳朵”,一落一起,听觉淹没了听觉,岂能不赞叹青葉在这样的雨夜哩,忙碌的耳朵能从雨的节奏中,理出语感如此优美的三行诗来!

【江小舟简评】

“屋檐 雨/滴/落 蛙鸣涨起 淹没了夜的耳朵”有些一壶秋诗的形式,又有区别——目的是形象地突出屋檐雨滴落之状之声之情……蛙鸣涨起 (听觉与视觉自然转换更加说明了雨滴的因果) 淹没了夜的耳朵(淹:再次门阐释了雨滴的结局,以及拟人化的切题)诗人将江南夜景描写得具体灵动,如诗如画,并使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失眠 镇》

雷咒雨

靠近清晨辗转的夜

又起梦魇......

【江小舟简评】

《失眠镇》…………………镇同症:既谐音又讽喻!

雷咒雨

靠近“清晨”辗转的夜

又起梦魇......…………………清晨、夜、梦魇(象征法)。雷咒雨:雷声大雨声小——上批评下只讲不做,而下照搬上时不得不研究、观望,甚至挨批。

【唐朝兄弟试赏】

失眠 镇,应该正如小舟哥所言,失眠症之谐音。为什么取失眠 镇而非失眠症呢?首先,诗者是个创新者,想必受了玄幻小说影响,想营造出惊悚的现场感。对,惊悚的心理煎熬便是此诗的主基调。

雷咒 雨,应该是雷阵雨。为什么叫雷咒雨呢?同理,真要那样,意思就平实无奇,失去现场感了。雷咒骂雨,为何要靠近清晨让恶梦到来。

又起,对应辗转。想必诗者好不容易睡着,今快到清晨又被雷阵雨惊(淋)醒。梦魇并非真的梦魇,只是所剩的失眠时间让人辗转难受的心境罢了……

这首具有魔幻主义的手法,虚虚实实,给人以欲罢不能的艺术效果,值得赞赏。

唐朝试赏,只解一二,更多精彩,让读者去猜想吧

诗作者简介:青叶,林荫,留一缕阳光

「三行物语」

顾 问:半半 亚夫 唐淑婷 赖杨刚

编 委:初心 冰竹 江小舟 一壶秋

彭晓矛 唐朝兄弟 大刀李征

诗小二:云想衣 绿柳枫 青叶 紫陌

【@我们这里还有茶】:我这有一杯茶,你那有没有一首诗?等你来续!留言必回!

(期待下一次遇见,亲,记得点关注哦!)

标签:描写写作时笔尖的优美句子的简单介绍

标签聚合| 最新说说|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