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8-06 17:20:23人气:下载文档docx
安全教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推进和改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一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二《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教学本课,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清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转入课题:台湾四季常青,很少见雪,只有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美丽的.雪景。 2、运用课件展示北方雪景图,引发学生的学习激,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雪的景致,及孩子们在雪地里嬉闹的情境。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学生闭目想像课文再现的画面。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熟读课文。 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帮助对方纠正误读的地方。 4、圈出生字,同桌交流记住字音和字形。 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同学们听,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1、自学课文,与自己的学习伙伴交谈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同学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如何解决难点。 5、请同学们看课件雪景图,然后闭上眼睛想像雪景,听教师描述第9自然段,让学生进入情境。(看到雪花纷纷扬扬,看到大地铺上了厚厚的白雪,看到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的开心世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台湾孩子们的心情会怎样?(羡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师是怎么说的呢?“盼着”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台湾的小朋友能到北京来。) 9、分组讨论:你希望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 10、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中学生的四问和老师的三答。 教师小结:是啊,台湾省是祖国的宝岛,它在大陆的东南端,台湾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久的将来,海峡两岸的小朋友一定会相聚在北京。 小朋友们,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你们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大胆地发挥创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话说出来。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更是神奇的,教学《看雪》这篇课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更好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三1.欣赏西湖美景,反复诵读课文,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热情。 3.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杭州西湖风光图片。 第一组:(春夏秋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第二组:(朝暮)苏堤春晓花港观鱼雷锋上夕照三潭印月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学生吟诵: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 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末清初文学家。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齐读课文,师生互助完成朗读节奏的划分;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对文句、内容等大胆提出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与学生互动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品读?探究课文 一)读课文同学们提出难懂或不懂的问题; 对课文中的内容可以提出质疑; 教师预设:“更定”是晚上八点左右还是凌晨五、六点?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 二)读课文?找出文中景物描写雪景的词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教师点拨: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1、作者叠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表现了出来。这是对湖心亭雪景的总体描绘。 2、“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通过这些高度准确而形象的数量词,暗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的、依稀恍惚之感。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三)读课文湖心亭巧遇是叙事、是抒情? 1、读“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以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作者之所以选择更定后独往观雪,是因为不愿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也因为此时雪景更妙。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 四)读课文品味舟子的话:?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所谓“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 学生由此生发开去,大胆提出自己的理解。 五)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及相关诗文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饮湖上初晴雨后》(苏轼) 《秋山》(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湖心亭看雪 张岱景事情 天与云与山与水,大喜自矜 上下一白.强饮自得 一痕、一点、问姓氏?“痴” 一芥、两三粒.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四1、认识10个生字,练写带提手旁的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盼望祖国回归的愿望。 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词语搭配的妙处。 1、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教学难点: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 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师提问:是哪的小朋友想看到雪?他们希望到哪里看雪?(板书:台湾、北京) 3、认读生字 (1)自由练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生字排序,学生观察找排序规律。 (4)去拼音读生字。 4、认读词语 (1)看词语,心里默读。 (2)齐读词语。 (三)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一、二自然段。 (2)师提问:假如你是台湾小朋友,看到这种人工做的雪景,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2、学习三-八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读三-八自然段。 (2)指名朗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们问的句子。 a、您看到过真的雪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呢?(读出惊奇的语气)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吧?(读出打探的语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回答的句子 a、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b、小时候,在我的故乡。(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 c、不算太远。 3、学习九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九自然段。 (2)课件出示雪景图,学生在课文中找句子配图。 (3)完成课后连线题。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 (6)齐读全段。 4、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十、十一自然段。 (2)学生填空:()的小朋友正盼着()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3)学生把自己当作北京的小朋友,为台湾小朋友介绍北京的名胜景点。 (4)欣赏台湾的名胜景点介绍 (四)朗读全文,指导写字 1、全文朗读。 2、指导写“打”“指”“接”三个生字。 (1)观察三个字的共同点。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看雪 台湾 北京 盼着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五11个生字湾、省、商、店、景、洁、讲、毯、银、堆、仗 1、学会11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会11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让我们一起来看雪吧。 二、新课 1、听录音感受课文,并画出生字。 2、出示挂图了解课文。 三、出示生字卡片识字。 1、借助拼音认字。 2、全班认读生字。 四、板书生字。 1、齐读。 2、写形近字。 3、组词。 五、写字。 1、小组讨论难写的字。 2、重点字指导书写。 3、自由书空。 六、写字比赛。 七、练习。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六教学内容: 11个生字湾、省、商、店、景、洁、讲、毯、银、堆、仗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让我们一起来看雪吧。 二、新课 1、听录音感受课文,并画出生字。 2、出示挂图了解课文。 三、出示生字卡片识字。 1、借助拼音认字。 2、全班认读生字。 四、板书生字。 1、齐读。 2、写形近字。 3、组词。 五、写字。 1、小组讨论难写的字。 2、重点字指导书写。 3、自由书空。 六、写字比赛。 七、练习。 八、小结。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七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收集台湾风景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商店橱窗指了指接着 讲故事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自编短文巩固识字。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样品。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妈妈看到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拿出这条项链说:“8000元,不讲价。”妈妈接过项链,觉得挺不错,就买下了。 三、看雪景,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奇”。请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时应注意什么。这时教师再边写边提示笔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临一遍,在本子上写两个字。 2.范写“指”字,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字形特点,再描红、临写。 3.其余生字请学生自己观察、书写。 五、拓展活动 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台湾知识交流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进一步巩固。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3.教师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中表达的感情。 4.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展示读: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6.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7.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8.配乐朗读。 三、完成课后“我会连”的练习 四、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看雪教案设计意图篇八1.学会8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台湾儿童向往北京,北京儿童渴望同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两课时 挂图、小黑板、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讲台湾省的小朋友看雪的故事。 二、出示地图。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介绍台湾省的有关历史情况,知道台湾虽然现在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它仍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三、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自读情况。 1.这篇文章分几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五、指导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学会字:讲打指接惊故候奇 会认字: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认?想什么办法记住的? “惊、省”是后鼻音。“银”是前鼻音。 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 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 4.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说说主要讲什么? (2)这里为什么很难看到雪呢?简介台湾省的气候特点。 2.学习第2自然段。 (l)自由读,然后说说台湾省的孩子们在台湾看到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2)想一想,说一说橱窗里的雪景。 3学习第3~10自然队 (l)自由读。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台湾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师的故乡是北京。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导读四个问句。 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吗? 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要读出问话的语气,ab、c还要读出好奇的语气,d则还要读出对北京的无限向往。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4)分角色读第3~10自然段。 4学习第11自然段。 (l)范读。 “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他们”分别指谁? (2)齐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体会到什么? (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3)小结。 (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愿,台湾回归祖国,台湾的每个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丽的真的雪。) 5.朗读全文。 三、指导完成“我会连”。 1.读一读,连线。 2.同桌互查。 3.齐凌连好的词组。 板书设计:看雪 台湾北京 盼着 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就会真正实现由“老师教我学语文”转变为“我们一起学语文”。 标签: |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