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 06:09:28来源:说说网人气:我来评论
“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一首网络歌曲《爱情买卖》曾经疯传网络。的确,感情不能买卖,但父母的家庭和爱情却是“借”来的。 父母是上世纪60年代末结合的,那时老家豫北农村还贫困,且基本没有自由恋爱的,结婚就靠媒婆的一张嘴,父母也是被媒婆撮合的,婚前根本就不认识。母亲大父亲两岁,“见面”(豫北农村的土语,就是相亲)时,当时一位伯伯在城市工作,穿了一件当时流行的“的确良”衬衣回家,为撑个人的“门面”,父亲借了穿。见了一回面,双方都没意见,几个月后就成亲了。后来,母亲多次“幸福”的“打趣”:“见你父亲当时穿“的确良”,高高大大的,模样挺周正,就答应了。没想到“的确良”是借的。”据说村里几个小伙子相亲都借穿过。 “的确良”是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开始流行一种新面料,在六七十年代,逐渐进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但在偏僻的豫北农村还相当“珍贵”。由于“的确良”和传统的棉布相比挺拔不皱,易洗易干,质地坚挺,经久耐穿,而且色彩艳丽,不易褪色,因此穿着“的确良”的衣服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而如今已成为很多中老人难忘的记忆。
母亲个子不高,但很胖,后来就是因为血压高得病不幸离世的。奶奶多次说:“你们母亲当姑娘时身材苗条极了,有了你们三个才变胖的。”那时照相还是很“奢侈”,一直也没见过母亲还是姑娘时的照片(母亲说就没照过),只听奶奶和邻居们说起过,母亲年轻时很漂亮,在三里五庄是出了名的,就是没上过学,不识字。就像电影《你好,李焕英》,我有记忆,母亲就好像是中年妇女,干活很辛苦,出力很多,累的早早就两鬓斑白。生产队时是模范,土地承包后,家里劳力少,母亲毅然担起了大部分活计,更累了。有一年,还累倒在麦田里。有人劝:“让三个孩子留家里一个帮忙干活吧,别都念书了。”母亲坚决不同意。我家从老屋搬新居,是母亲和父亲用手推车拉了一冬天的黄土垫的院子。母亲的手上结了厚厚的茧子,有的地方还咧了口子,春节包饺子时还说有点疼。
参加工作了,我们兄妹先后结婚成家,有了孩子,母亲就像余光中写的《乡愁》那样:“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只是把船换成了长途汽车,辗转奔波,成年为我们的下一辈操心费力。后来手机普及了,话费都包月了,我请母亲多给父亲打打电话。母亲却说:“没啥事,打啥电话。”一次妻子却跟我说,母亲给父亲几乎天天打电话,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琐事。一年的春末夏初,我安排父母去北京旅游,长城上,他们留下了一张合影,虽没有年轻人的“亲热”,但浓浓地透出几十年的相知相伴、相依相偎的真情。 母亲病发的比较突然,父亲把母亲送到我所在城市的医院治疗。病房看夜,父亲总是抢着留下。一次深夜,我去病房,见父亲像喂孩子一样喂母亲鸡蛋汤,一勺一勺缓缓送到母亲口里,怕热,每勺都小心地吹吹,母亲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半年多后,母亲在医院里病逝,父亲当着我们三兄妹的面,哭地像个孩子。 标签:母亲 父亲 父母 村里 奶奶 |
下一篇:2岁宝宝生日寄语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