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20 17:33:09来源:说说网人气:我来评论
春节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节假日,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喜庆节日,是一个满怀生机、为来年积蓄力量的节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2023新年有哪些活动,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春节的由来 中国农历的年的岁首称为春节。它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人,也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很多的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园前2000多年前的一天,虞舜即天子位,并带领部众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制定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首月,后来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几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旦”、“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旦”、“元首”、“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一月一日叫新年,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任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七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时,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节为夏季,中秋节为秋季,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时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为“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十二九)半夜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过新年的形势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习俗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彩,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的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作“白节”, 叫百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族”。春节也是苗族、铜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春节风俗活动 1、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 2、扫尘,新年前夕“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3、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年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的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 4、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魏晋时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5、拜年,拜年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6、压岁钱,每年除夕夜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将钱装入红包里给小孩压岁。 7、贴年红(春联),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8、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9、拜岁,岁首祭祖拜神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最悠久的传统风俗。在辞旧迎新之际,都要感德神灵,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所以人们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祖先神灵保佑。 10、年例,是最古老的习俗之一,由上古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其主要礼俗内容是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主旨是酬谢神恩,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 11、燃爆竹,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2、办年货,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成一派。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 春节的10种民俗活动 1、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都充满着欢欢喜喜,打扫卫生干净的节日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保佑来年平安健康。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寄托美好情怀,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当到了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庆祝新年的到来。 3、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尽管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准备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4、祭祖 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的重要习俗。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即使每个地方祭祖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是去野外扫墓,有的是祠堂叩拜,不管形式如何,这都是怀念故人。 5、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年夜饭是团圆的象征,这顿是年尾最丰盛、同时也特别受人重视的一顿晚餐。 6、守岁 除夕守岁,有的地方(豫西)叫“熬年”,是春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守岁含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希望能够使父母的生命延长。 7、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前晚辈及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大事。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压祟钱”“压胜钱”“压腰钱”。每当在除夕吃完年夜饭之后,由尊长或一家之主向晚辈分赠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子的胸口前面,说是能够压邪驱鬼。”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即“压祟”,所以称为“压岁钱”。因为是守岁夜给钱,所以又称“守岁钱”。 8、燃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政治家王安石的这首诗也提到了春节燃放爆竹,就可以知道燃放爆竹这个风俗习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每当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炮仗”“鞭炮”“炮”等。 9、拜年 大年初一清早,大人小孩穿着节日的盛装,出去拜访亲朋好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新的一年平安健康,财源滚滚。家中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相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四季平安”等吉言。 10、逛庙会 一提起逛庙会,就会想起北京春节的庙会,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莲花池庙会,大家都会齐聚一起逛庙会,处处交通堵塞,闹市区实行交通管制。庙会又叫“妙会”“庙市”或“节场”。因此过年庙会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部分地区,每年的庙会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只有娱乐性的仿祭祀活动表演,更多的是“有会无庙”,公园、体育场、商场等都成了庙会的举办场所。庙会也就渐渐地演化成为集娱乐和短期的集市交易为一体的民间活动。 |
上一篇:2023春节是几月几日
下一篇:2022年霜降是几月几号
Copyright © 2000-2023 说说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10524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